藍鯨新聞9月11日訊 當“抗衰”成為求美者的主要需求,在諸如除皺、瘦臉、瘦腿、緊致頸部等多元化的美容需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肉毒素或成為注射類醫美領域的明日之星。
9月9日,復星醫藥(600196.SH)公告稱,旗下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中國境內商品名為“達希斐”,英文商品名為“DAXXIFY”)獲批,適應癥為“暫時性改善成人因皺眉肌和/或降眉間肌活動引起的中度至重度眉間紋”,成為國內第六款獲批的肉毒素。
此前,中國肉毒毒素市場上已經有5款產品獲批上市,按上市時間先后分別為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后被國藥集團收購)的衡力、艾爾建的保妥適(BOTOX)、高德美的吉適(Dysport)、四環醫藥代理的來自韓國Hugel的樂提葆(Letybo)以及2024年2月新獲批的來自德國Merz的西馬(XEOMIN)。另外,包括昊海生科、華東醫藥、愛美客等企業也擬通過產品引進、經銷、自研等方式布局肉毒素產品。
其中,保妥適是全球第一款肉毒素產品,2002年正式獲批上市。其主要成分是高度純化的肉毒桿菌素a型,這是一款神經傳導阻斷劑,用來治療過度活躍的肌肉,應用領域廣泛。根據艾伯維公布的2023年財報,保妥適在2023年售出56.73億美元(包括治療、美容功能)。
不過,中國肉毒素市場與海外市場相比仍有巨大差距。根據艾昆緯(IQVIA)數據,2023年,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產品于全球范圍的銷售額約24.53億美元,同年國內的銷售額約人民幣6.87億元。
早在2017年,國內肉毒素市場規模尚不足20億元,此后該賽道進入第一次爆發期。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分析,2021年,中國肉毒毒素產品市場規模達到了46億元人民幣,在2017年至2021年間實現了25.6%的復合年增長率。得益于注射類醫美服務市場的持續發展以及近期獲批肉毒毒素產品類型的增多,預計中國肉毒毒素產品總體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到2030年將達到390億元人民幣。
根據國際美容整形外科學會(ISAPS)的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整形外科醫師施行的非手術美容項目總量達1910萬次,其中肉毒毒素注射位居首位。然而,在中國市場,肉毒毒素的應用數量仍不及玻尿酸,僅排在非手術類醫美項目的第二位。
多數業內人士認為,在國內,肉毒素市場還存在較大提升的空間。此外,國內上市的肉毒素產品在嚴肅醫療領域的應用較少,拓展適應癥和應用場景或能讓產品獲得更多增量市場。
以曾被冠以“百病神藥”的保妥適為例,除得了皺紋,還能治慢性偏頭疼、背痛,以及多汗癥、眼皮跳、斜視等,目前,保妥適在 FDA 獲批的適應癥超過12個。
據悉,復星醫藥此次獲批的肉毒素產品,其特色為全球首款專利肽類長效A型肉毒素,是一款不含人血清白蛋白和動物成分的產品。公開資料顯示,其除皺效果的中位持續時間為6個月,最長可達9個月,擬對標產品為國際醫美龍頭企業艾爾建的肉毒素保妥適。
除了改善眉間紋,達希斐的另一項治療適應癥為治療成人頸部肌張力障礙。截至9月9日,該適應癥的注冊申請也已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受理。此外正規配資網址,在全球范圍內,達希斐用于治療筋膜炎、皮膚松弛、上肢痙攣等適應癥也已處于臨床二期階段。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在線配資觀點